永庆坊

2023-02-27 10:00 来源:大洋网

荔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可谓“岭南文化聚荔湾,西关风情最广州”。广州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是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区域内岭南风情最为浓郁突出,主要包括三大标志景点,分别是老城区微改造示范点永庆坊景区、荣获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及“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枝湾景区。这里历史人文景观鳞次栉比,分布着文昌古塔、西关大屋、骑楼、麻石街巷、名人故居旧迹等。特别是贯穿上下九、第十甫、恩宁路、龙津路的骑楼街,更是闻名全国。荔湾还曾荣获“广东省十大美食之乡”,区内美食众多,人称“食在广州,味在荔湾”。这里还是岭南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重要传承地,是粤剧粤曲、三雕一彩一绣、西关铜艺等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荔湾还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省内首个以粤剧粤曲为核心项目成功申报的“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荔湾每年举办广东民俗文化节、仁威庙会、“三月三·荔枝湾”、“五月五·龙船鼓”、“七月七·情相依”等岭南民间艺术节系列活动,这里也是“最岭南”的民俗生态大观园。

欢迎大家来参观永庆坊,我是永庆坊本次的讲解员XXX,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领略永庆坊给大家带来的岭南文化魅力。

在我的左手边就是恩宁路了。恩宁路是广州保存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承载着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记忆。在2007年底,恩宁路就被列入了旧城改造计划,而永庆坊则是“微改造”的首个试点项目。永庆坊一期占地面积约7000㎡,项目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和谐,文保专修,资源活化”的原则,在房屋修葺上基本保持原有的建筑外轮廓不变,对其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与整饰,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肌理特点。2016年9月30日,永庆坊一期完成修缮改造并对公众开放。

那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永庆坊一期的漫游指南了。通过园区整体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到,永庆坊一期由纵向的永庆大街、横向的永庆一巷、永庆二巷和至宝西一巷组成。在整个修缮过程当中,我们对两处文物保护建筑——李小龙祖居和24-28双字号民居建筑进行了结构的加固,沿袭了传统的工艺,修复了屋瓦面、青砖墙、红砖墙、灰雕、彩塑等经典元素,再现建筑传统的风貌,这两处文物保护建筑现在主要用于文化类活动之用。

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印记,而麻石街可以说是老广们的集体回忆。麻石街巷均由三五块麻石并列铺彻而成,五块的为“街”、三块的就为“巷”了。那在我们的脚下呢,就是充满老广回忆的麻石街了,具有雨天不打滑,潮湿不长青苔的特点,非常适合岭南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气候。旧时广州的大街小巷均由麻石横着铺就,因为在民国前河涌从居民区流过,内街布满排水渠,在渠面上横铺花岗石板才方便行走,麻石街便是起源于这种“石冚明渠”。解放后,内街排水系统改造,街面改造成水泥路面,横排麻石明渠便被改为竖排龟背路面,这就是今日大家所见到的麻石街。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很多麻石街巷已面目全非,而在永庆坊,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保留原来麻石路的初始面貌,留住街区原有的味道。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永庆坊,成了打卡新地标。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既保留文化命脉,又改善社区环境,整个片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环境面貌也好起来了,老百姓也高兴了!

恩宁路这一带是粤剧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粤剧艺人的聚居地,李小龙的祖居就在这儿。

李小龙祖居位于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是由20世纪40年代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所建。李小龙祖居坐东南朝西北,一正一偏布局,深三进,高两层,总面阔约9米,总进深约23米,占地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部分混凝土结构,硬山式屋顶,其大门嵌花岗石,西关大屋式建筑风格。屋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间隔。只可惜后期改建严重,屋子里的装饰、家具基本都不存在了。早年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曾在此居住,后移居香港,将此屋出租。1968年起由房管站出租,1978年李海泉的后人收回祖屋产权,改由房管站托管。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重新修缮的祖居。

粤剧和功夫在海内外华人华侨中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我们国家积弱的时候也极大地展示了民族的气概。

那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銮舆堂了。銮舆堂是八和会馆的八个分堂之一,是八和会馆的武打子堂,它位于我们的永庆二巷7号之一,而八和会馆则是在我们永庆坊二期恩宁路的骑楼街上。“銮舆堂”原来的名字叫“德和堂”,由“五军虎”和武打演员组成。由于每次“华光诞”都是武打师傅抬着华光师傅的銮舆出巡,慢慢就变成“銮舆堂”了。这里供奉着“火神”华光大帝,同时梨园子弟也把他尊崇为“戏神”,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华光诞辰,粤剧人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典。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以保护、传承、弘扬粤剧艺术和岭南文化为主旨的戏曲专题博物馆,2016年6月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建筑形制为岭南园林式的仿古建筑群,总体布局沿十字轴骨架排布,环绕中心晚沙湖错落六组院落空间,以粤剧艺术与传统建筑工艺、技法相结合的“三雕二塑一嵌”为装饰亮点。园林中心设有大戏台,装饰有粤剧经典例戏题材的广府砖雕杰作。戏台定期举办粤剧粤曲展演,动态展示粤剧艺术特色。基本陈列厅位于博物馆负一层,陈设“南国红豆,粤韵佳音”主题展览,通过图文资料、展品实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形式等,系统展示粤剧的发展历程、艺术面貌、组织机构以及在海内外的重要影响力,向公众讲述粤剧历史文化的精粹和魅力。

荔湾区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区现有60项非遗项目和77位代表性传承人,位于广州市各区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区。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2020年8月22日,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正式落成开街。永庆坊非遗街区是市区共同打造的文旅重点融合示范项目。2020年10月18日,国家文旅部正式公布“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入选名单中,“广州老城市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榜上有名,永庆坊广州非遗街区就是其中线路之一。

“三雕一彩一绣”分别指的是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和广绣,合称为“西关五宝”,是富有广州传统特色的老工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牙雕:牙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牙雕历史悠久,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就有象牙制品。牙雕在宋代时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明清时期生产与规模技艺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而到了清末时象牙球已经达到了25层。广州牙雕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玲珑剔透见长,重雕工,在长期的工艺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艺。牙雕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镶嵌于一器之上,使图案更富于层次,华丽美观。在工艺技法上,广州牙雕有雕刻、镶嵌和编织三大类。近年来,因我国加入国际禁止象牙贸易条约,国内象牙雕刻业已经采用猛犸象牙与牛骨等材质延续象牙雕刻技艺,始终保持较高的工艺水平。

玉雕:玉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玉雕历史悠久,形成于唐代中后期,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在继承宋代“七巧色玉”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还创造了“留色”的特技。广州玉雕保持了原玉的天然色彩,以造型典雅秀丽、轻灵飘逸、玲珑剔透见长,突出了岭南文化的内蕴。其花色品种繁多,技艺深厚,雕法细腻,追求创新,烙下了岭南先民审美情趣的印记,也记录了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交融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和经济价值。广州玉雕技艺中最具特色的工艺为:通雕玉球、镶嵌和车制工艺。近代以来,荔湾是中国玉器的商业中心,华林玉器市场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玉器批发市场之一。

木雕:木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木雕业在明代时兴起,清代最负盛名。明代至今,文昌北路一带人称“酸枝街”。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一大批木雕艺人被皇帝召入宫中养心殿造办处,制作御用硬木器具,世称“广木作”。广木作与苏木作、京木作合并称为我国家具三大流派。广州木雕以雕工精细、繁复、华丽而闻名,其所用木料主要是酸枝木、紫檀木等,制成品包括广式家具雕刻和建筑装饰木雕两大类,另外还有红木小件和红木宫灯。广州木雕注重保留木料的天然纹理,打磨光滑、髹漆明亮,配合各种具体形象的雕刻,形成天工与人工相结合的风格效果。形象则追求粗犷而豪放,气势恢宏,是艺术装饰性与生活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广州木雕的题材多样,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又有渔、樵、耕、读。纹样既有龙凤狮蝠、八仙三星、如意八宝、梅兰竹菊、岭南佳果等传统吉祥式样,又有虎爪脚、法国式图案洋花、双狮滚球等西洋式样,独具广州风味。

广彩:广彩又称广州织金彩瓷,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清代时为适应外销海外而生产的釉上彩绘瓷器品种,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以“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名,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等一批岭南画派大师都曾参与过广彩的创作。广州十三行开办时已设专营广彩出口的瓷庄和洋行,为了给欧洲各国皇宫贵族加工彩绘瓷器,将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运到广州,仿西洋画法彩绘纹样,再售给外商。广彩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备受国外收藏者追捧,在欧美大型博物馆和皇宫里几乎都能看到藏品。

广绣:广绣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珠三角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广绣与潮州刺绣合称为粤绣,与苏绣、蜀绣、湘绣并列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广绣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广绣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至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至今已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广绣的针法主要有7大类30余种,包括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等。同时,广绣品种齐全,按刺绣材料分,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荔湾区现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市级传承人等广绣从业者数百名。

荔湾千年沧桑巨变,文化传承薪火相传。通过大师的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人民对美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近距离地了解荔湾区精湛的“三雕一彩一绣”文化。

岭南文化看广府,广府文化看西关。永庆坊凝聚了西关大屋、骑楼建筑、粤剧粤曲、广彩广绣等博大精深的广府文化符号。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期待大家下次的参观,再见。

图/文 永庆坊

[ 编辑: 王婉蕴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